博物馆

往常有朋友去台湾一定会叮嘱他们买的是凤梨酥,现在则是“朕知道了”胶带纸。自从在社交媒体上爆红之后,这款贴纸就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商店里问询度最高的商品,一度卖到脱销。实际上,台北故宫像这样逗趣幽默的产品还有很多。以民众认知度最高的藏品翠玉白菜为例,以其造型为元素的产品共有上百种,甚至包括盐罐、挖耳勺、橡皮、首饰、风铃、怀表等生活小器物。这些天马行空的设计改变了人们对博物馆纪念品一定是老掉牙且千篇一律的刻板印象。

♠台北故宫博物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强调了创意的重要性,“所谓创新就是让传统与现代结合,艺术与生活结合,并在适当定价的基础上满足参观者的需求,就会激起购买欲。”获得创意的好方法当然是集思广益,台北故宫每年都会通过举办文创产业发展研习营和衍生品设计竞赛等活动寻找优秀设计师和设计方案。在8月30日刚刚揭晓的“第四届国宝衍生品大赛”中,获奖作品为以“西周晚期铜宗周钟”为造型的手机支架和扩音喇叭组合,26岁的获奖设计师认为这样的古今交融“冲突又好玩”。据悉,今年10月的乾隆大展开幕时,以去年百件乾隆朝代文物设计比赛的获奖作品为基础的周边产品已经开发完成,届时将同期推出。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并非每家博物馆都有台北故宫如此丰富的馆藏,以搭建展出和交流平台为主、馆藏为零的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一样把博物馆商店经营得有声有色。2007年11月,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其附属商店也于同期开幕;2012年5月,原有的尤伦斯餐厅改造为面积更大的“尤伦斯设计品店”,与主营限量版艺术品和艺术衍生品及图书的旧商店——尤伦斯艺术品店/书店区分开来。

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商店相比,尤伦斯艺术商店更像是一家买手店。除了销售、推广、运营人员,商店的核心部分是由总监直接负责的买手组,把握产品的选择与更新。商店负责人薛梅提到“孵化实验室”的概念,商店已经与30多位中国新锐设计师合作推出原创设计类商品,希望“为培养年轻一代艺术家和设计师贡献一份力量”。尤伦斯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还体现在其独创的限量艺术品的运营销售模式。例如刘小东的《我这一家子》版画系列已经是第二次合作,这套作品并不是单纯的复制,而是由艺术家专门创作的,在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上受到藏家的欢迎。

♥上海博物馆

不过更多的中国博物馆还是在走和台北故宫一样的路线,依托馆藏发展衍生品,其中的佼佼者当数上海博物馆。主管博物馆商店事务的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峰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多年来上海博物馆商店的年销售额都稳定在3000多万元人民币,最高时曾达4000万。上世纪80年代,当上博还蜗居在河南南路的原中汇银行大厦时,博物馆商店已经成立。当时只有一个柜台,主要出售图录和根据馆藏品复制的书画、瓷器和青铜器等,面向的消费者主要是外国游客。1996年,上博迁入位于人民广场的现址以后,博物馆商店更名为“上海博物馆艺术品公司”,成为一个隶属于上博的独立经济实体,单独核算,自负盈亏。这种身份让它在日后免去了许多来自体制的掣肘。

据上海博物馆艺术品公司总经理胡绪雯介绍,目前公司拥有自己的商品研发部门和人才,内部共有四位专职设计师,绝大部的产品设计方案都来自他们四人。和最初主要面向消费能力高的外国游客不同,中低消费能力的国内客户正在成为上海博物馆商店的主流。胡绪雯说,目前商店里销售量最高的是水笔、书签、冰箱贴、手机壳等小商品,单价在10元至50元人民币之间。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些产品的利润率非常低,但从传播效果上看却很好。李峰副馆长一再强调,商店是博物馆的延伸,一切衍生产品的开发和经营都是为了宣传博物馆,而不是为了营利。目前,上博也在馆外寻求更多的发展,除了已在新天地和浦东机场T1航站楼开设分店外,接下来还计划在浦东T2航站楼和上海东方明珠开设新的分店。

◊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国内众多的公立博物馆中,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其丰富的馆藏和世界级的客流量当之无愧地成为艺术衍生品潜力最大的富矿。在北京故宫的官方网店上,可以看到大部分的衍生品设计元素集中在清朝帝后的卡通造型,以知名藏品为内容的特色产品较少。这样的情况也将随着今年第一届“紫禁城杯”故宫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而改变。这次大赛于7月21日开始征集作品,获奖者将在12月16日公布。2008年和2009年,故宫博物院曾举办过两届院内职工文化产品设计创意竞赛,这一次是首次面向公众举办。去年故宫参观人数为1530万人次,门票收入约7亿元人民币,文化产品收入约1.5亿元人民币,但对比台北故宫文创产业收入已经超过门票收入的现状仍然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来源:艺术新闻